导入数据...
  • 1
  • 2
 
文学院

1.刘海燕,女,1969年9月生,汉族,四川巴中人,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负责人。2016年7月调任四川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2006年获得了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作为国家青年骨干教师被公派到日本进行研修学习,2009年9月获得了日本神奈川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从事形式语义学研究,一直从事《现代汉语》《国外汉语教学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名著导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正主持1项国家社科课题研究,主持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研究,主持1项四川省哲学社科课题研究,参加了1项国家重大招标课题的研究工作,负责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现代汉语》的建设工作,出版了著作2部,在《哲学动态》《人文研究》(日本)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或其他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科研论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刘 敏,女,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宗教美学、审美教育等方向的研究,在《文史哲》《社会科学研究》《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求索》等学术刊物发表美学、审美教育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并承担有四川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获四川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出版学术专著《天道与人心:道教文化与中国小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中古宗教与自然审美》(合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

 

3.李凯(1966—),四川省简阳人。文学博士、教授(2002),博士生导师(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学、艺术学理论教学与研究,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文艺学、艺术学理论硕士生教师。

出版有《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专著)、《巴蜀文艺思想史论》(专著)、《中外文论史》(合著)、《宋文纪事》(合著)等,在《文学评论》、《中国哲学史》、《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文化视域下的巴蜀文艺思想研究”(已结题)、担任国家重大项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学文献集成校笺”之“先秦”部分负责人。主持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巴蜀文化专题选讲》。曾获四川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次。

 

4. 毛娟,女,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领域:文艺学、美学、艺术理论与批评,现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哲社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3项等,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在权威核心、CSSCI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翻译英文学术文献和著作并出版;多次参与编写教育部改革重点教材等。博士论文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等;四川师范大学首届“251重点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四川省首批易班共建高校的“五四青年教师榜样”等。青年书法家,作品赠送邓小平同志并被收藏,多家新闻媒体做人物专访报道。曾受法国高等社科院、法国索邦大学、法国艺术研究院之邀多次赴法做英文讲座及书法表演,《欧洲时报》做专题报道。

本科主要讲授文学概论、美学、西方文论、书法等;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讲授绘画美学史、西方艺术思想史、中国艺术史、书法等。

 

5. 张能甫(1965— ),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1.学习和工作简历  

(1)1982.09-1986.07,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学士学位

(2)1986.07-1989.08,四川省阿坝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助教

(3)1989.09-1992.07,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

(4)1992.08-1996.08,四川省阿坝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5)1996.09-1999.07,四川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6)1999.12-2002.06,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

(7)1999.07-至今,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99.12—2004.11)、教授(2004.12—)

2.曾经开设过的课程和正在开设的课程

古代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语法学、国外语言学流派介绍、国外汉学研究、中国语言学史、《左传》导读

3.科研项目

(1)独立完成省教育厅项目《<旧唐书>词汇研究》一项(2004)

(2)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词汇历史层次研究—以单音词为例》一项(2014)

(3)独立完成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虚词探源》一项(2016)

4科研成果

(1)论文

 在《中国语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科技大学学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古汉语研究》、《辞书研究》、《汉语史研究辑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2)专著

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和已签订出版协议即将出版的学术专著有:

(1)《郑玄注释语言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26万字)

(2)《<旧唐书>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32万字)

(3)《历代语言学文献读本》(巴蜀书社,2003年,20万字)

(4)《古汉语语法学》(巴蜀书社,2003年,第2作者,22万字)

(5)《现代汉语单音词历史层次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70万字)

(6)《现代汉语熟语历史层次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40万字)

(7)《现代汉语虚词探源》(人民出版社,2017年,40万字)

(8)《现代汉语复音词历史层次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100万字)

5.科研和教学获奖

(1)获省政府科研成果三等奖(2002)

(2)获省政府科研成果三等奖(2017)

(3)获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

(4)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5,2014)

 

6. 赵义山,四川南部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天府学者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会长等。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任西华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等。曾为20余届中文本专科学生讲授过先秦至晚晴的各阶段中国文学史必修课程,以及元曲研究、散曲研究、戏曲史研究、词曲比较研究等本科选修课程和研究生必修课程。秉承学为人师、身为世范的理念,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取得显著成绩。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文学,尤以词、曲研究为重点。先后主持完成《元散曲研究》《明清散曲研究》《明代小说寄生词曲研究》《全明小说寄生词曲辑纂》等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本散曲集成》,为该项目首席专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文献》《学术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约100篇,出版《元散曲通论》《明清散曲史》《明代小说寄生词曲研究》等专著及《中国分体文学史》《明清散曲鉴赏辞典》《巴蜀文化大典》等编著30余种,在曲源、曲体、曲派、曲史的研究中多有新见。其代表作《元散曲通论》被同行专家誉为“20世纪散曲断代史研究的扛鼎之作”;《明清散曲史》被认为“填补了明清散曲断代史研究的空白”,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二批10种优秀成果,获四川省政府一等奖。连续多次被中国高校评价机构评为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近年来开展的明代小说中寄生词曲研究,被学术界认为“是独辟蹊径的新的研究领域,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创新意义”。作为中国散曲研究会长,除了引领中国散曲理论研究,而且兼任北京、山西、陕西、湖南等多省市省级散曲研究和创作组织的顾问,身体力行,引导当下散曲创作,为新时期中国曲学复兴作出了贡献。

 

7. 王释教授一级导演,四川省教学名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1989年-1993年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2003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艺术学专业影视剧导演方向毕业,获硕士学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负责人,四川省精品课程“影视导演基础”负责人。出版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视编导基础》。入选四川省社科专家库。先后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影视作品奖及论文奖。

 

8. 王红霞  女 ,生于1969年, 重庆彭水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硕士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四川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尤其关注巴蜀文学,在《文献》、《图书馆杂志》、韩国《民族文化论丛》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完成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多项。荣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专著《宋代李白接受史》获第15届四川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四川师范大学第二届现代园丁奖,四川师范大学第三届教学名师,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师范大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入选四川师范大学251人才。

 

9. 谭光辉,男,1974年生,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助理。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符号叙述学研究。主持国家课题两项。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百年流行小说与大众文化变迁(1900——2010)》于2015年结题,获得“优秀”结论。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西部项目《文学作品情感表现与接受的符号现象学研究》。2007年出版专著《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主编教材《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在《文艺争鸣》《国际新闻界》《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015年获得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十佳”称号,获得“四川师范大学师德标兵”称号,获得“四川师范大学2013——2015年度劳动模范”称号。

 

10. 袁雪梅,女,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四川省语言学会秘书长,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汉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中古汉语的关联词语》等学术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藏区汉语方言语音调查研究”、教育部课题“四川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四川省哲社规划重点项目“近代四川方言文献的语音研究”等科研项目,主研《四川省志·方言志》(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民族杂居区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查与研究”(国家语委课题)等多个项目。获得四川省哲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

 

11. 胡志红同志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三级教授,四川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我校“251”工程重点人才,校院创新团队“绿色文化研究”负责人,曾获我校文科科研“十佳”,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任四川省社科联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期担任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兼秘书长,2015年8月到2016年2月国家公派到美国爱达荷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兼成都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民盟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和盟市委委员。   
独立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西方生态批评史》(已结项,良好)、《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在研)。另主持或参研多项其他课题。荣获四川省政府学术成果奖:独立荣获二、三等奖各一次、优秀奖(排名1)和一等奖(排名5)各一次;获省教育厅学术成果一、二等奖。专著两部:《西方生态批评研究》和《西方生态批评史》,译著《实用生态批评》;参编多部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文章2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

 

12. 汪燕岗,男,教授,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小说、域外汉籍研究,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在《文学遗产》、《学术研究》、《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转载。出版专著《韩国汉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整理校点越南、韩国汉文小说多种,另有参编书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分别为“雕版印刷与明清通俗小说的出版”,以及“清代白话宣讲小说研究”;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一项,“古代小说插图整理与研究”。2000年7月开始于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历任古代文学院教研室主任、文学院副院长。

 

13. 庹继光(笔名马知远),1971年6月出生,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法学博士后,四川师范大学教授。2004年四川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媒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6月出站;2007年9月再度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10年6月出站。2009年9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理论(含法律传播、体育传播、民族传播等)、新闻业务研究、文化产业等。

主要社会兼职: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正高级职称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执业律师。

科研情况: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高级别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独立作者或独立作者发文数超过80篇。

 

14. 白浩, 男, 1973.9出生,四川旺苍人。2005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大西南文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负责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16优秀作品奖。出版学术专著《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无政府主义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家》两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外国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当代西部文学发展的身份记忆与世界性研究》。学术辑刊《大西南文学研究》主编,《阿来研究》副主编。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讲授当代文学、西部文学、底层文学等本科、硕士课程。

 

15. 余虹,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科教学论硕士点负责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教育部教育硕士语文学科组专家,四川美学学会理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主讲教师,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语文教育学”和“中学语文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主讲教师,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特聘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子课题,四川省课题多项。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在中华书局、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部。曾2次获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类教师教育培训十余次,在全国做美育、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讲座三十余场。研究方向:美学、宗教美学、语文美育、语文教育学,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

 

16. 董志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气象系,硕士师从高尔泰先生攻读文艺美学,博士师从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攻读美学。主持教育部重大人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项目多项。主要学术专著《美学原理教程》、《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文史哲》、《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研究方向:美学、文艺理论。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