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 1
  • 2
 
教育科学学院

1.巴登尼玛,男,1958年5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委教育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美国Fulbright新世纪学者奖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香港藏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2002-2005年客座教授,甘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客座教授,四川省藏校客座教授,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乡中心小学校名誉校长,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农村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教育与社会发展区域比较等,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获部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所讲授的本科课程《多元文化教育学》入选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所领衔“教师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全国第一个以“教师教育”命名的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所负责建设的“教育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主要承担《教育学原理》和《多元文化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 傅林,女,1967年6月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史。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教育政策研究系、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高等教育与国际比较教育系访问学者,曾应邀到挪威、丹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和教育机构作短期学术访问。主要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高等教育史》、《比较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出版《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形成》、《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等个人学术专著2部,主编、参撰《高等教育学》、《教育的使命:汶川地震灾后学校教育的反思与重建研究》、《重德博学 务实尚美——四川师范大学文化研究》等著作10本,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分会理事。

 

3. 张烨, 男,1974,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教育政策分析、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学校变革与管理等方向的研究。

教学情况:本科课程《教育管理与班级建设》

          研究生课程《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概论》

科研情况: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1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权威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教育学》全文转载或转摘。获四川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4. 靳彤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教育部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专家、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特聘研究员。

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权威核心、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独著、主编、合著学术专著十部。曾主持多项教育部及省社科课题,参与全国哲社重大、重点课题2项,2次获得省高教成果一等奖,1次省社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次普教成果三等奖。

主持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获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还主持建设完成三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材研究,语文教师研究。

 

5. 李松林,男,1971年12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论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专项课题1项、省厅级项目多项,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3项,多次承担四川省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四川省政府政务专项调研项目。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在《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权威类18篇,CSSCI收录40余篇,被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共计1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成都市基教处和多所中小学校采用。曾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和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四),四次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并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现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会议评审专家、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评估专家、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培”首批指导专家、四川师范大学“251”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在“活动教学”、“教材理解与深度教学”、“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主要承担《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6. 刘远碧,重庆梁平人。2006年获教育部资助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访学,2007年获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教育基本理论等研究。

  工作期间,先后发表《后现代知识观与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变革》等论文30余篇;出版《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等著作6部;《中国教育史专题稿》获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省市级奖励8项;负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及省哲社重点项目等10余项;多次参加幼儿园、中小学的国培和省培专题讲座;被聘为成都市温江区“3+A”高素质人才培养项目(包括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指导专家以及元道书院(专门培养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儿童)的特聘专家等。

 

 

 

7. 鄢超云,男,1970年6月生,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与儿基会“灾后儿童权利保护”项目专家、教育部与儿基会“重建更美好”项目专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幼儿教师能力评价”等多个项目专家。

先后发表Developing a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based on children’s ‘naive theory’、Kindergarten Teachers’ Beliefs about Outdoor Learning Activities、《教师的安全压力与儿童的幸福》等中英文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学前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低成本有质量幼儿园环境创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著作5部,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成果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参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研制。是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项目负责人。

承担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幼儿园教育评价》课程的教学工作,该课程为全国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获批),其教材《学前教育评价》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全院研究生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

 

8. 张建琼,1966,教授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教学情况:

本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基础 原理与方法、中国教育史、教学论、教育概论

硕士:教学论研究、教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

博士:人类智慧与文明史(专题之一)

科研简况:

专著:《课堂教学论稿》、《教师行为发展研究》、《中国教育研究现代化研究》《微格教学实训教程》等

参著:《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学论学程》、《现代教育学》、《中学课堂教学艺术》《系统教育论》、《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等

论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结构、  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  课堂教学语言优化、  多元视野中的教学研究、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探究性教学、 教育研究个性探等等

 

9. 朱晟利,男,1974年8月生,四川营山人,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从事硕士生《田野调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以及本科生《教育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著《民族教育的价值取向探寻——近现代羌族学校教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以及《羌族教育发展史》(商务印书馆,2011)分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教学成果获得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

联系电话:18081075990

邮箱:azhushengli@sina.com.cn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