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四川8309名新入职高校教师完成岗前集中培训
时间:2025-08-04 17:10:1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查看:135

       人民网成都84日电 (记者王波)83日上午,四川省高校第33届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集中培训阶段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标志着全省97所高校8309名新入职教师为期20天的集中培训圆满结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据悉,本次培训采用“6+14天”线上直播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在集中培训阶段设置“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必修+选修”的多元课程体系,通过“教案—说课—试讲—考核—示范课—教学比赛”的系统化培训,全面夯实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培训通过举办粉笔字、硬笔书法等专项比赛,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主题班会多维度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引导学员深刻把握新时代教师职业要求,在师德修养、专业提升、数字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必修课特邀“全国师德标兵”黄尚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云等知名专家授课,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跨学科教学方法等前沿领域,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晚间选修讲座主题多样、内容前沿,学员参与踊跃,单场最高人数达5000人。


表彰大会现场。四川师范大学供图

      为确保培训质量,四川师范大学在广泛调研、座谈交流、系统总结等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四川省高校第33届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工作方案》,采取“集中培训+线上学习+返岗教研”相结合的混合型培训方式,以专家讲授为基础、导师指导为重点、线上学习为辅助,返岗教研为延伸开展培训工作。在省内公开选聘专业技能强、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高的副高以上职称的138名高校教师担任班导师,配备具有高度责任心、工作认真且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与班导师形成育人合力。在集中培训阶段,四川师范大学积极开展面向产出的评价制度改革,坚持评价指标多元,在教案、说课、试讲等主要教学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及评价办法,开展班导师、班主任、学员等多主体的评价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直接评价方法,重点帮助和引导新入职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尽快适应高校教学岗位工作。同时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集中培训阶段评选优秀示范课学员、优秀班干部、优秀通讯员、教师专项技能优秀学员、课堂教学比赛优秀学员1300余人。

      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推进,四川师范大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学校统筹、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确保培训高质量开展。在学校的统筹下,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联动,责任落实到点、服务细化到人。针对成都暑期高温天气,为学员免费提供防暑降温药品及饮品,人性化服务赢得了学员的好评。培训期间,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郭勇、副校长郭朝辉带队深入宿舍走访慰问参训学员,党委副书记张海东在“八一”建军节前夕,看望慰问武警警官学院参训学员并参加主题班会,学员备受鼓舞。

      集中培训结束,来自电子科技大学送培学员王正上表示,“通过系统的说课训练、个性化的教案指导、真实的课堂演练,学员们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们这批即将走上讲台的新教师们正在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的华丽转身。相信我们必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成长,在三尺讲台上绽放光彩!”

表彰优秀示范课学员代表。四川师范大学供图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送培学员陈新昊表示,“本次培训揭示教师成长的核心规律——专业发展绝非孤立修行,而是群体智慧的共生共长。从教案设计的思维碰撞,到说课场域的理念交融,再到试讲现场的互相砥砺,每个环节都推动着新教师群体的专业觉醒。当板书第一次落于黑板,写下的不仅是知识点,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持续叩问,这或许就是岗前培训赋予我们最珍贵的职业启蒙。”

      据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自1988年开始,作为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实施单位,依托四川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资源,已累计培训全省高校教师15万余名,绝大多数受训教师已经成为各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为四川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狠抓培训质量,培训工作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这也体现出四川师范大学坚守师范教育主业的使命与担当,彰显师范教育优势,引领区域师范教育发展。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编辑:褚应   审核:杨洋   终审:甘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