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生命科学学院

1、王一丁,男,1963年生,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曾担任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重楼内生抗菌微生物抗菌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30670218)》,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86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对华重楼内生菌、环境微生物、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羊踯躅杀虫活性成分等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已在《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高分子学报》、《高技术通讯》、《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应用微生物学

 

2、李维,1970年生,博士,教授,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四川省第十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四川省生物技术协会理事。199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微生物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遗传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开始在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副院长。2001年晋升副教授,2007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5年-2006年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从事合作研究; 2008-2009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Clemson大学访问学习。作为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发现放线菌新种1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四川省支撑计划和重点项目3项。目前主要从事甾体类药物微生物转化与机理的研究。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3、张尔亮  男,汉族,1959年生,四川西昌人。长期任职于高校教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获四川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主持人,普通微生物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主持人。先后从事多门基础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主持及参与科研和教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曾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4、宗浩,男,1957.6出生,江苏省铜山市人。博士、教授,细胞生物学硕士点负责人。现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四川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动物生态专委会主任,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委员。农工四川省委委员,成都市人大代表,省市有关行政部门和科研单位聘任常驻环境生态专家。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兽类学会、环境学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四川师范大学理科学报编委,四川师范大学骨干教师。

1998年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1994年获得四川师范大学第二届优质课程, 2000年获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生态学重点课程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是细胞与分子生态学、生态工程、环境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动物学等。

主持和作为主研参加国家攻关课题5项、主持省、自治区级重点科研项目10项,横向研究项目70项。1992年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奖。2000年获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重视科研的应用价值,已取得直接经济效益5055万元。

独立或第一作者在《Symposium of Asian-Pacific Mammalogy》,《International workshop Lhalu wetl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生态学报》,《兽类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高原生物学集刊》等国际刊物和国家权威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核心刊物和其他学报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生态学原理》等著作3部。多篇论文被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获得优秀学术论文奖多项。部分论文在国际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学术研讨会和亚太地区国际兽类学术会议、国际湿地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交流。2000年赴日本学习与科学考察,与芬兰、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香港等学者进行国际间的科研合作。

 

5、陈劲松,男,1970年12月12日生,先后在西华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种群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承担“生态学”、“生物统计学”、“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以及“实验设计及论文写作”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年均学时达400学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等多项项目,并在Annals of Botany、PlosOne、 Acta Oecologica、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作为编委先后参编«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克隆植物生态学»、«大熊猫走廊带研究»专著3部,2010 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现兼任中国生态学会种群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6、马丹炜,1963.10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四川师范大学任教至今;其间:2001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态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9年、2006年分别晋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主要承担《植物地理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大学生物学》以及研究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细胞信号转导》的教学工作。主编的两部教材入选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特色专业“地理科学”骨干教师;四川省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和“地理科学”骨干教师;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和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植物地理学”课程负责人;四川省精品课程“植物地理学”课程负责人;四川省精品课程“应用生态学”主讲教师。

 

7、陶宗娅, 女,1957年生于成都,中共党员,1981年西南科技大学毕业,于1989年和199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1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获批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至2003年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2003年至2005年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植物学会和细胞生物学会会员,四川省植物学会理事。2009年获四川师范大学首届“师德标兵”称号。

目前主要承担《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主要从事植物环境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近期主要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学效应、超积累植物筛选、(重)金属耐性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对逆境条件下植物外源、内源NO细胞信号转导及其介导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同时开展探索。各项研究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师范大学的立项资助。在《JIPB》、《植物生理学报》、《化学学报》、《生态毒理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SCI引用论文)。先后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中国石油化工科技进步奖(2006,三等奖,排名第5),绵阳市科技进步奖。

 

8、张宏,女,1965.01出生, 教授,博士。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9月-1998年7月在四川大学应用化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1年 6月在四川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1986年7月-2003年7月在西南科技大学任教,2003年8月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四川师范大学植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所主任。主要从事天然药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006-2011年为成都市锦江区第五届人大代表。2010年当选第八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持1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文章40余篇,申请专利4项。主要研究方向是药食两用天然产物的药用价值的开发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9、徐作英,教授,1957.3出生,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生物学)”硕士点和教育硕士(生物学科教学)方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学科)四川省课程改革推进和培训点负责人,四川省教育厅师范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学科中心联合教研组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 2008年获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学教育、植物学”。 近几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出版6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2008年荣获国务院学位办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优秀教师”称号。

 

10、黎霞 ,女,1960年生,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于1992年和2003年先后在北京大学生物系和四川大学生物医学材料系进修学习。1983年至2000年在西昌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曾担任生物系副主任。2000年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曾担任副院长。主要从事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人体组织解剖学、药理学、体质人类学等教学与科学研究。近年来,先后主研、参与了黑骨藤总黄酮和总强心苷抗类风湿关节炎的物质基础及其调控Th1和Th2细胞的机理研究(自然科学基金31240087)、中国11个少数民族体质特征的人类学研究(自然科学基金30170482)、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特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830062)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要研究领域:生理学、药理学。

 

11、雍彬,男,汉族,1973.10,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曾给本科生主讲《基因工程》等课程,现任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对映体选择性环氧化物水解工程酶的筛选及其在环氧化物手性拆分中的应用(21472132)》,主持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养项目和重点项目,四川师范大学重点培养项目,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在《Res. J. Biotechnol》、《Turkish Journal of Biology》、《Journal of Biotechnology》、《Brazilian Archives of Biology and Technology》、《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其中被SCI收录十余篇,多篇文章被MEDLINE,EI收录。主要研究领域:资源微生物及微生物工程。

 

12、李群,女,1971.8,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林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2007年至今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曾主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浓香型白酒酵母利用淀粉能力研究(2015GTJ002)”和四川省教育厅成果转化培育项目 “灰毡毛忍冬新品种—“渝蕾1号”组培苗商业化生产的研究”(12ZZ009)等多项项目,作为主研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项目的研究;对油樟油的成分及作用、灰毡毛忍冬的组织培养及代谢产物有较深入的研究。在Int. J. Mol. Sci.、Tropic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t J Clin Exp Med、Mitochondrial DNA、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大学学报、中药材、广西植物等国际国内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接近30篇。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张冉